人造太阳探奥秘 科创实践启新程 —— 核科普讲座赋能青少年科学梦想

发布者:计算机学院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2

金秋十月,常州人民公园里一场以“人造太阳”为主题的核科普讲座精彩开讲。讲座响应团中央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号召,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融入科普,让青少年了解科技时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伟大情怀。这场为青少年打造的科学盛宴,聚焦解锁核聚变奥秘,点燃其对清洁能源与前沿科技的热情,种下科学种子,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世界杯(中国)“计往开来”学生志愿宣讲员成员窦雨欣就团中央“两弹一星”宣讲主题,以生动的科学叙事,将抽象的核聚变原理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知识图景。她以太阳的能量来源为引,层层剖析核聚变的反应机制,结合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 ,清晰阐释了宇宙能量的本质逻辑。为了让科学知识更具说服力,她还从资源储量的“无穷潜力”、环境影响的“零碳优势”、安全性能的“固有保障”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核聚变作为人类理想能源的三大核心优势,让在场青少年对“人造太阳”这一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充满憧憬。

互动环节是整场讲座的另一大亮点。窦雨欣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直观呈现了地球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危机与环境污染现状,同时展示了“人造太阳”在国际科技前沿的研发进展。她以“如果未来你参与‘人造太阳’研究,会从哪个方向突破?”的开放性问题引发思考,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对清洁能源研究的浓厚兴趣与创新构想。讲座尾声的3D打印笔创作环节,更是将科学想象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一环——孩子们专注地操控打印笔,将对核聚变装置的想象、对未来能源的期待,凝结成一个个立体的小模型。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让核科普知识从书本理论转化为可触摸的创作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双向赋能。(图/文:谭覃、刘海青;审核: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