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介绍

发布者:计算机学院发布时间:2025-06-11浏览次数:10

1.基本概况

 人工智能专业于2025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该专业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的“智能升级”、“智能化改造”重大需求和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重点/未来产业链供需布局,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长三角,培养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依托学院的中国轻工业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级人工智能学院等高层次平台,建有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验室、AIGC应用实验室等实验环境,包括人工智能综合实验平台、人工智能自主创新套件、智能感知实训系统等实验实训设备,实验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在此基础上,建设AI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实践环境。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科大讯飞等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支持。

2.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恪守工程伦理道德,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计算思维、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合作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人工智能程序设计(Python)、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据结构、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最优化方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4.必备能力

 合作沟通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程序编制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移动应用开发能力。

5.就业与升学

 就业领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强、工程实践开发经验丰富,毕业后可从事的工作和部门包括:(1)在企业从事软硬件系统,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2)从事“人工智能+X”,在工业、农业、生物、医疗、教育、金融、家居等领域工作;(3)从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智能计算与系统等相关学科硕士专业学习。

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